6月17日至21日,苗族銀飾與服飾、灘頭木版年畫、極品湘繡雙面繡、土家織錦七彩椅子花、鳳凰藍印花布,共30項來自湖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。在上海環球港開幕的“湖湘家傳”2014滬洽周湖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示展銷上亮相。(6月16日紅網)
  “湖湘家傳”穿越充滿著神秘而高貴的文化時空,實現古老文明和當代文化的隔空對話的同時,向世界開啟又一扇湖湘非遺文化之窗——湖南非遺風采展銷大聯播。
  數據表明,湖南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,悠久的歷史,多元的民族和文化,獨特的自然資源給湖南留下了豐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。目前湖南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11大類近320項,其中國家級99項,省級220項,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00餘人,其中國家級傳承人76名,省級傳承人192名……稱得上是非遺大省。
  《史記》是我國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,是中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,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。“湖湘家傳”稱得上是一部中國當代非遺《史記》,它是由湖南省委省政府、三湘大地、7000多萬湖南人民,共同“撰寫”的一部熔爐有當代中國文化和三湘地域特色的非遺史書,是數代三湘人民用大愛、精神和力量鑄就而成的,是現存且最富有時代精神、湖南價值和地域特色的精神文化與消費產品。
  惟楚有才,於斯為盛。湖南人自古就因博採眾家、廣為交融、優化思維的開放格局贏得世界。唐代詩人譚用之以“秋風萬里芙蓉國”的美筆將湖南稱之為“芙蓉國”。“在悠久的中華文明之中,湖湘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。數之不盡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早就成為湖湘的標簽,歷史的傳承。我們這代人對傳統文化還有一種追尋之心,可我們如何將傳統文化的傳給下一代,讓他們承接住,而不是讓古老的文化在我們手上慢慢斷層……”2010年,汪涵的《有味》中的主題和故事讓人覺得更有“味”,他通過對十種中國傳統民間手工藝如摺扇、古琴、香乾、油布傘、糍粑、木盆等所寫的散文隨筆。名為倡導“慢生活”,實為讓更多的年輕人關註隨時可能丟失,但卻極為寶貴的中國民間文化精髓。後來在他的節目中也不斷地呈現。
  不得不說的是,此次非遺展以"展示+展銷"的方式呈現。“湖湘家傳”非遺展通過湖南衛視電商快樂購全程直播,同時,還以電視紀錄的形式,著重描繪非遺大師的技藝、創作靈感、製作工藝。以及場內場外、線上線下的“互動”,不僅讓觀眾欣賞到難得一見的大師孤品、親作,更能通過快樂購等全媒體將心儀物品收入囊中。更為刺激的是,此次非遺展讓消費者和參展人員酣暢淋漓地血拼一回“非遺大餐”。
  近年來,湖南文化“走出去”戰略以影視、動漫、演藝、工藝美術品為基本框架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體系,備受海內外歡迎。同時,湘繡等一批長期被市場低估的工藝美術品也隨之蜚聲中外。一句話,湖南人的思想有多遠,文化就能“走出去”多遠。
  今天,“湖湘家傳”之所以穿越時空,讓三湘大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與精品能走近普通民眾,走進平民生活,走向廣大市場,讓民眾更便捷更平常的走近並享受藝術。這與湖南省委、省政府的文化“走出去”戰略分不開,這與文化創新的提升和湖南精神的升華分不開,這與三湘人民長期傳承和發揚的非遺文化分不開。
  《史記》有雲:“蓋世必有非常之人,然後有非常之事;有非常之事,然後有非常之功。”“湖湘家傳”非遺經典的背後,是一連串的人物和故事,即湖南好故事、好聲音,遠遠超過了湖南非遺《史記》本身的價值。
  文/熊傳東  (原標題:湖湘家傳是一部非遺“史記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e51oeopb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